就职范文网 >工作计划

小水滴的教案5篇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控制教学节奏,教案中每个环节都应相互支撑,以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水滴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水滴的教案5篇

小水滴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了解小水滴的旅行经过,感受旅行的快乐,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假期都去过什么地方旅行?谁来分享一下?(板书:____旅行)

2.有个小伙伴也和小朋友们一样热爱旅行(水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水滴的旅行》。板书(在“旅行”的前面板书“水滴的”,再加上题号13.)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旅”的声母是l、韵母是ü、区别ü与u。

3.引导质疑:水滴去哪里旅行?它是怎么旅行的?今天,我们就跟小水滴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范读,让学生纠正错误。

(3)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正音。

(4)去掉拼音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文中小水滴称自己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旅行家?为什么水滴称自己为旅行家?

2.讨论交流:因为水滴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

引导学生抓住“地球上、许多”等词语体会水滴所到之处范围很广,是个名副其实的“旅行家”。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水滴去过哪些地方旅行?有些什么经历(变化和感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山峰雪花美丽

大海浪花嬉戏

草原雨点奔跑

(3)指导朗读长句,注意停顿。

(4)分组比赛读三句话。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找出每句话开头相同的`字词)

引导学生将三句话联系,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角度讨论交流。

发现:

(a)内容:在不同的地方,水滴有着不同的变化和感受。

(b)表达方式:句式相似,每一句都用“我去过”开头,第三句以前两句多了一个“还”字。

(5)练习用“我去过、、、、、、、、我去过、、、、、、、我还去过、、、、、、、”的句式说话,明白如果句式相同,最后一个要用上“还”字来表达。

我去过_______________我去过________________我还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结:这一段写了活泼好动的水滴。(板书:动)

有感情的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世、界、把、广;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小水滴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丰富词汇暖烘烘、三五成群、缩成一团、难以忍受。

2、能根据水的循环过程,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和表现水的不同形态。

3、懂得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乐于发现生活中有关水的变化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

2、电磁炉l个,水1瓶,记录纸(用反复对折的方法将纸平分成6格),水彩笔。

活动建议:

1、出示小水滴的手偶,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第1遍故事,结合课件了解水的变化过程。

提问:小水滴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简单了解水的变化。

(2)欣赏第2遍故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符号、标志记录水→水蒸气→云→雨→雪花→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小水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出示汉字卡片,用新学词语和幼儿一起总结水循环变化的过程:暖烘烘→水蒸气三五成群→云冷得缩成一团→雨冷得难以忍受→雪、光和热→小水滴。

(4)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水的作用。

提问: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除了人需要水,还有什么也需要水

3、教师操作实验,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水遇热后的变化。

(1)点燃电磁炉,把水加热,引导幼儿发现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

(2)将冷锅盖放臵于水蒸气上方,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提问:锅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水蒸气变成小水珠。(3)回忆生活中关于水的变化的有趣现象。

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这种现象如:水烧开时,水壶上方会有水蒸气,把湿衣服拿到太阳底下晒,水蒸气蒸发后衣服就会变干等等

(4)组织幼儿讨论,迁移生活经验。

提问:什么时候水会变成冰如:冬天地上的.水会变成冰,冬天窗户上会有冰花等等。

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我的家在大海,那里有珊瑚、水草、鱼虾和各种奇妙的动物。一天,我在海面向四周张望,一群大雁飞来向我和我的小伙伴招手:小水滴,快上来跟我们旅行去!我说:我没有翅膀,飞不上去呀。大雁说:太阳公公会给你帮忙的。说完就匆匆飞远了。

第二天,太阳刚刚露头,我们就求他帮忙带我们去旅行!太阳公公点头答应了,不一会儿就放射出万道金光,照得我们暖烘烘的,睁不开眼睛。忽然,我们的身体变轻,慢慢地离开了大海!我们本来以为自己长了翅膀,后来发现原来是变成水蒸气,飞到了空中。我们继续向上飞去,很快就离开了大海,下面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地。

飞着飞着,我们越来越冷,只好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这样又变回小水滴。风爷爷带着我们在空中来回飘舞,人们给我们取名叫云,不再叫小水滴。我们更冷了,也累得飞不动了,很想到大地上玩一玩,休息休息。风爷爷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呜呜地吹了起来,我的小伙伴有的冷得缩成一团,来不及告别就落了下去。地上的人这时慌忙地奔躲,大喊着:

下雨了!下雨了!

冷风越刮越紧,我们冷得难以忍受。忽然,一个小伙伴高呼:我们变成‘小雪花’了果然,大伙儿都穿上了六角裙,随风往大地上飘去,飘到山顶、大地……大家旅行久了,有点累,于是停了下来,都安静地睡在那里。

我们想家了,要求太阳公公送我们回家。太阳公公说:好!天气暖和了,我这就带你们回家去。说着,太阳公公就放出了光和热,又把我们变成小水滴!我们都挤着从山上往下跑。奇怪!在我们离开的地方,山变得青翠,小草更加茁壮。

大伙儿从山顶、大地跑进江、河,然后闯进水库。虽然水库没有大海那样宽阔,但是回到水库倒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那里的水都在热烈地欢迎我们。有一天,水库的闸门被打开,我们又告别了水库里的伙伴们,沿着江河回到了美丽的大海。我们完成了一次欢乐的旅行。

小水滴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雨形成的过程。

2、喜爱探究,对故事内容感兴趣。活动准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画笔、海底、水滴、海草等卡片。

活动过程:

一、讨论话题,引出活动内容。

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吗?你们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相信听完这个小故事,你们就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了。

二、分段欣赏动画《小水滴旅行记》。

1、第一段:小水滴怎样才能飞上天去旅行呢?谁可以帮助小水滴飞上天?下面,我们看看是谁帮助小水滴旅行的?

2、第二段:是谁帮助小水滴旅行的?太阳公公是怎样帮助小水滴的?小水滴变成什么了?小水滴变成水蒸汽,又到哪儿旅行了?

3、第三段:水蒸汽飞呀飞呀,变冷以后,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这时候它们变成什么了?你们看,下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第四段:小水滴想家了,你们说说谁帮助小水滴回家呢?

5、总结:小水滴从大海出发去旅行,经过许多有趣的'事情,又回到了大海。

三、完整欣赏动画《小水滴旅行记》

1、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水滴是怎么旅行的?

2、师生共同总结:小水滴在旅行的过程中变成水蒸汽,又从水蒸汽变成白云,白云变成小雨,最后变成小水滴回到大海。

四、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2、幼儿互相欣赏、自由讲述。

反思

这是我园老师首次制作微课,刚开始不了解微课的形式,也不知道如何制作微课,后来我们通过在网上学习,查阅微课的相关资料,对微课有了简单了解。

关于“雨的形成”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之前通过专业的知识去讲解雨的形成幼儿并不能掌握,活动效果不理想,而且要把它定位在科学领域来上是相当困难,要对幼儿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因此我们想到了用故事的形式去讲解雨的形成,通过思考讨之后,想出了本次微课的内容,在讲故事时语言也不优美,技术操作也不熟练。

希望在以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继续努力提高微课制作技术。

小水滴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选择自己埚的研究方式,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将实验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揭示自然现象;将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相比较,修正自己的结论;能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小水滴在自然界中的循球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通过探究云、雾、雨、露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云、雾、雨、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分来研究。

1、提出问题:小水滴在自然界会变成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二:我们分来研究。

1、研究雨和雪的形成。

(1)提出问题: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雾和云形成过程。

(3)模拟雾的形成过程。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2、研究雾和云的

(1)提出探究问题: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雾和云的形成过程。/

(3)模拟雾和云的形成过程。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3、研究露和霜的形成。

(1)提出探究问题: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3)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活动三:交流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1、学生讨论交流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变化。

2、描述小水滴循环的路线并画出示意图。

3、介绍资料卡: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活动四: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学生讲座交流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认识人工降雨。

3、理解节约用水的道理。

四、拓展活动: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写一篇小论文。

小水滴的教案篇5

班级:中班

科目:语言科学

执教人:李秋花

一、活动名称:《小水滴旅行记》

二、活动目标:

引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其初步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水和蒸汽互换的现象。

三、活动准备:

烧杯、酒精灯等小实验材料,干湿毛巾、衣服。

故事磁带。

四、活动过程:

n 开始部分:

比较湿衣服与干衣服、湿毛巾与干毛巾有什么不同,设置问题情景:水到哪里去了?请幼儿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n 基本部分:

小实验:水和蒸汽。把烧杯放到酒精灯上烧,看看烧杯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当烧杯口往外冒气时,把玻璃板放在杯口上,看看玻璃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结合课本倾听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提问:小水滴先变成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互动式师幼讨论,明白水与蒸汽互变的科学道理。

n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水变成蒸汽、蒸汽又变成水的现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创意美术2023教案5篇

中班故事活动教案5篇

用电安全教案反思5篇

学刷牙健康教案5篇

中班洗杯子教案5篇

中班美术小鱼教案5篇

大班擦凳子教案5篇

大班语言教案模板5篇

乌鸦喝水的教案5篇

小班119教案参考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43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