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好心得之后,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得到了培养,要知道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语言组织能力有一个锻炼的,下面是就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太极课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1
转眼间,选课已有半个学期,学习太极也有半个学期了。
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了太极的起源,各代的太极宗师以及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执着是我们的榜样;还知道了太极的各个流派,各个门派不同的招式,还有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慢慢领会太极的真谛。我承认,一开始学习太极是抱着‘希望以后能防身’的目的去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有那么一点失望,觉得太极这么慢吞吞的招式似乎根本无法御敌,便感到学习太极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在老师给我们演示时,我突然发现,原来,太极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他并不是外家拳,只是用力量达到打败对方的效果;他是内家拳,凭借灵活的身姿与心中的智慧来借力打力,通过内心平静来使各种感官洞察外界事物,体会宇宙茫茫。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是为无法熟练的完成所有动作,甚至记不住各招各式而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我很恍惚,也很犹豫,不知自己适不适合学习太极。我将自己的无奈对老师诉说了以后,老师告诉我这只是不熟悉的原因,而且太极有时是要靠“悟”的。于是,我尝试着再练的时候多用心,努力集中注意力,记住一招一式,同时在练习时放松心情,试图使身心皆空。
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曾经只能连到第三式的我一下子竟然成功连到了第八式乃至第十式。顿时,心中的喜悦喷薄而出。学习太极,我懂得了遇到瓶颈期的迷茫苦闷,与终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的喜悦与自豪。
在逐渐的学习中,我懂得了太极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是我们无与伦比的财富。太极即为万物,万物即为太极。太极的传承与发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老师经常说:太极是文人练的武术。老师也常常感叹自己学到太极是幸运的。我想,我也是幸运的。遇见太极,学习太极,便是一生幸事。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2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3
得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老师,太极拳是否有减肥效果,引来同学们阵阵欢笑,不过太极拳还真有此效果。想要利用太极拳减肥,每天练上五分钟的太极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身体瘦下,而且肌肉体格变的有力强壮,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需要技巧,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也必须正确。
有人说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修心却不是其它的练习可以代替的了。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放松,不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要甘做小学生,让自己先变成一个空的容器。记得练起势之前,老师教我们要先全身松透,不仅松身,还要松心,要求我们练习深呼吸,做到深、细、匀、长,当时我对此体会不深,现在想来那个"松心"就是针对我讲的,心松身才能松。老师讲要"舍",放下外缘,练时如若无人之境,不可掺杂一丝杂念,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练习太极拳还需要注入自己的意念,让意念带领着自己的身体行动,好似一股源源不断的热流缓缓流经全身,并催动着自己的手脚跟着一起运动。意在形前,所谓“意到而形随”,否则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失去了太极拳本身具有的韵味,自然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也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学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了,不过那是因为时间短,学的比较仓促,没有完全学会,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韵味,甚至不懂得在实战中如何运用那些简单而又奇妙的招式。不过现在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学习,弥补了许多当初没有学到的东西。同学们都羡慕我学的快,容易上手,却不知我是学习第二遍了,着实有些让人汗颜。
大家都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我觉得这不是说只有天赋异秉才能学好,而是说自己一定得多琢磨,多体会,再加上老师的点播,才会有进步。
所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一个暑期没有练习,现在我练起来也觉得生疏,原来学习这回事儿,还真的需要时常回顾,温故而知新。没有多的练习也谈不上什么体会琢磨了,可惜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即使连前辈提起的"每天7分钟"都从没做到过,可见练拳不但是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的训练。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意志的体现,而且再次过程中,可以磨练年轻人浮躁的脾气,时期变得温和坚韧。
我们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华武术里的经典,也不是因为它是我国的国粹,更不是想让我们成为一代宗师。单纯的只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可以丰富同学们生活的乐趣。然而有许多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太极拳慢悠悠的,是老年人学习的东西。其实不然,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太极拳,都会获得很多好处,增强体质则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效果。
很多同学一进入大学就不同程度的变懒,我也不例外。出来平时上课,很多人都很少做锻炼,长期下去,体质和抵抗力会下降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希望大家在闲暇时间能够多多练习一下太极拳,就当是为了今后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而“存钱”吧。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4
余中老师说过,凡是选太极的,都希望能够学到一点东西。短短的一个学期,根本无法深刻领会太极的奥妙,所以只能浅学罢了。之所以选这门课,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慢,协调能力不太好,我想太极会是比较适合我学习的一项体育项目。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太极之后,我发现这并不简单。看似简单容易的动作,做起来往往力不从心。一招一式都很讲究,要打好绝非易事。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感觉每一招每一式都好像很相似,很容易混淆,这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了。很多时候,往往跟着老师做,还能做得下去,一旦没有旁人指点,就顿时茫然无措了。我想,唯有平时多留心听讲、多点思考、多用功练习,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
即使是学了整个学期,我们都只是学了太极的一些很基础的东西而已。如此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和拳法,单靠短短的十几节课是很难掌握通透的。学了大概仅仅是有了一张纸,可是再细学时接受的东西才会有地方记。学式子容易改式子难,是说学到一定程度的式子改起来难。初学者还是改式子比学式子容易。不管对错,先接受下来,以此为基础,再仔细深入地学习改正。实际上一下子就对是不可能的,那么容易的东西学起来也就没多少意思。不过,不管对错接受下来的式子,脑子里一定不要划句号,要划上一个问号。改正到一定的程度再划句号。但这时脑子里还应该有那个问号,到了彻底吃透、融会贯通甚至有了创新了,才把这问号拉直而成了感叹号。感叹号是问号拉直的,学无止境,还得留一份虚心。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对于中华民族的国粹——太极拳,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传承它,让它永久流传。
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学到一些东西。也许现在没有明显的效用,但是以后总会有用到的时候的。虽然我们只学了太极拳的24式,但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学其他的样式就不会显得那么陌生了。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5
我是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比的热爱。所以,在大一体育选课的时候我豪不犹豫的选择了太极功夫扇。下面说一下我学习太极功夫扇的一些心得体会。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是中国古代最神秘也最繁复的万物之源。太极功夫扇使扇子的挥舞和太极的运动技巧灵活结合,吸取中华传统武术精华,把太极拳的动作和不同风格的武术动儿共熔一炉,将扇子挥舞与太极运动技巧灵活结合。使武术动作与中国功夫和歌曲旋律巧妙结合,揉合了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太极剑动作,以及快速有力的长拳、南拳、京剧舞蹈动作等等,内容丰富新颖,载歌载“武”,而且易学易练,确实是我们大学生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首选!
而作为一个女生,当太极扇齐齐舞动时那冠盖京华的美丽,那随扇舞动的青春魅力才是最让我沉醉其中的。犹记得,在运动会上我们太极扇表演队齐齐开扇,亮扇,马步,金鸡独立时赢得的喝彩与掌声;难忘记,我们学习太极扇的女生在车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努力训练,合作无间的默契。在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我们的太极功夫扇老师车艳丽车老师,是她的严格要求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往后才能循序渐进,越学越好,趣味无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太极内涵的博大精深及扇式的奥妙无穷。太极功夫扇既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更是攻防、技击、实战性极强的武术。现代都市生活、学习、工作节奏都那么的快,没有好的身体,好的脑子,怎么能适应呢?学太极功夫扇为什么,通过学习练习太级功夫扇,达到身体阴阳平衡,从而具备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灵,健康的头脑,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曾听老师说过:太极就是以静止动,以柔克刚,刚柔相济,讲究的是整体观,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看似没劲却处处有劲。相信,总有一天,能达到此境地。生活中人们常说“要学会打太极”这么一句话,什么意思,其实,也就是生活无处不太极,当你学会了,并会运用时,你已达到极致,但很难,需要不断的努力,“既然已与太极有缘,那就将太极进行到底”。
是太极功夫扇让我,一个大学女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源远流长。我本是个急性子,太极功夫扇小桥流水,水到渠成的美丽动作不仅让我拥有了美丽的形体,更陶冶了我的情操,让我懂得了后发制人,后来居上的道理。我衷心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太极功夫扇,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6
这学期选了沈老师的太极剑课程,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太极剑的知识,还收获了许多感想。
我认识太极剑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但是真正的开始拿起剑来练却是到了大学的时候了。所以我的太极剑基础不是太好,想凭这一个学期太极剑课上来个大的飞跃的话也不太可能。刚进入课程的时候,看到班里有好几个同学都很有基础,练的很好,我就有一点自卑,觉得害怕自己学不会。但是在老师耐心的讲解下,我发现太极剑和任何其它的运动一样,都有自己的基本功和技法。只要按照老师说的去练习,我就能够逐渐进步。在开始的几次我都练不好,老师告诉我不要急,只要把动作尽量做好,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打好。事实验证了他的话。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地练习。正如老师所讲,太极剑课是汗水与成就感的交融。只在上课时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还不够,还须有亲自的感受与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做模仿动作,一次又一次的细心体验,一次又一次地纠错。不停地挥剑,不停地移动步伐。可挥洒汗水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谈谈这一学期的收获。我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太极剑的基本动作都已基本掌握。我们从握剑学起,接着学了点剑,这些基本动作对我这个太极剑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接着就学习了很多基本姿势。老师将每一步都分解成几个动作耐心讲解,让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说来也惭愧,我现在都还没怎么过关,不过我会努力的。
真的很感谢老师的帮助,她使我更快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让我更快的掌握了太极剑的基本知识,这对以后学习太极剑实战技术无疑有很大帮助。但是遗憾的是平时练习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学习进步自然就较慢,所以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多练习,熟悉各个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各技术,好好的学好太极剑。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练习,按照老师要求去做一定能够把太极剑学好!
最后感谢老师一个学期的对我们的教导,,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及耐心指导,我们也不会从中收获这么多!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7
初学别想那么多,练熟就是好的,越熟越好。自己注意尽量少用拙力,少下低架,少独立,少跳跃,意识放松最重要,苦大仇深是练不出来的。
松者,贯通。人在正常站立时可以让大部分关节保持松弛,因此可以贯通力。但是一旦走拳架,或者推手或者临敌,一方面由于紧张,一方面由于僵硬,关节无法保持贯通。最为明显的就是架肩和抬肘。肩架了,肘抬了,原有的杠杆打破,省力变成费力。腰也是如此,不贯通,转动范围就小。这就是不松。
沉,一方面是重心,一方面是支点。把重心练下去,人就不漂了,脚下有根了,就沉了。太极是近身的格斗,经常要转换重心,重心低自然转换起来方便。
松沉可以用缠丝功来找感觉,主要还是靠混元桩来练。
剌剑方法:
四手指握剑护手上,食指贴住剑顶,剑背贴在臂后,竖直向上,剑刃不可注入身体,不能碰到身体,应安全的背在身后。
剑指:食指中指并拢伸直,其它三指捏在掌心,剑指也称剑诀,武术用这个手形,与道家剑诀有关。
1、点剑,伸背提腕,用剑的前刃去攻击,像鸟一个奔啄;
2、独立反刺,把剑拉回转身挑剑,剑尖由后向前攻击;
3、仆步横扫,由后向前伦摆;
4、独立伦劈,伦摆一圈,从上向下砍断,身体略向前倾,胳膊和剑在一条直线;
5、虚步下截,让开对方进攻,退步摆下截切断,成虚步,立腰转头,防中有攻;
6、独立上刺,攻击对方的头部;
7、弓步带剑,由前向后拉一刀;
8、跳步平刺,沉剑落脚向前送剑,再跳步刺,太极剑跳步要柔和有一个缓冲,不要同长拳等快拳一样向前很高很远的重跳;
9、虚步撩剑,反手由下向前向上撩,可以外旋下刃向上,也可内旋撩,以臂顶剑左撩,臂带手,手带剑,绕剑时要注意转腰;
10、弓步揽剑,由下向前的阻拦;
11、进步反刺,剑尖向下向后转腰双腿交叉做盘,高歇步双臂展开,向后立剑直刺;
12、独立平托,翻手举剑,叉步一绕,脚掌为轴,提腿独立上托;
13、弓步挂劈,防守剑法,勾开对方、破坏对方的攻腿招术;
14、虚步抡劈,转身向右向后抡摆再向前劈,连续前进成虚步;
15、撤步反击,向斜后方退步合剑,转腰弓腿两手打开击剑,力量像甩鞭捎一样,甩在箭头上;
16、旋转平抹,腿摆、扣、转从左向右拉一刀,从右向左拉刀,旋转抹;
太极课心得体会篇8
还记得刚刚步入大一第二学期,我的第一次选修课就到来了,对于所有的课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着刷人人,水论坛,各种询问学长学姐,想要知道什么课最好过,老师有趣又不严格,上课轻松,考试还简单的。
对于我这个从小运动神经就不发达的人来说,体育究竟选什么也成了一大难题。拳击柔道什么的,我没那个力气,八段锦健美操什么的,我没那个柔韧性。其实,最后选到太极拳也纯属偶然,对照了一下课表,能够选择的本来就不多,我只是一心想着太极拳看起来又慢又简单,学起来应该会很简单,就选择了这个。其实自己对于太极拳是很陌生的,只是模糊有这样一个概念,却并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
到了现在,我已经记不住老师具体演示的太极拳动作了,但老师第一次完整打的一遍太极拳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是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这些从他平常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着这一切,而且老师还有一种傲骨,骨子里的傲气。他每每给我们演示太极拳的时候,都不经意间地显露出这份独有的气质。我们学习的是二十四式太极拳。老师怎样介绍以及以后如何学习的,想来我是忘了,可老师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陈氏太极拳的情景,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脑海里。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其给人影响最深的一面。老师给我们演示太极拳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和那份怡然自得,以及淡定的神态,平稳安静的伸展收缩四肢,就是这样给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如此复杂的动作如何在四肢乃至全身上展现出来,更何况还要连接起来,只能跟随、模仿老师,一步一步地学。可不管如何,我们最多在动作上模仿得差不多,其他方面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不知道手脚的一些细节动作,不知道呼吸怎样平衡,不知道眼神该什么样,不知道心态如何,就没有那种自然,没有那种神韵,没有那种专注,没有那种气势。老师上课时不是仅讲那些枯燥的动作步骤,而是穿插了许多日常生活感悟的言谈。当然,太极拳本来就不是一种枯燥的运动,其间蕴含的偕然万法,自由阔达的世间至理,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练习和对人生的感悟才能体会到的。
随着老师的深入讲解,我们练习的次数增多,还有那种气质的转变,终归是逐渐把握太极拳的要领,学习进度也加快起来,可谓渐入佳境。
当最后一节太极拳的学习完成,意味着太极拳总算全部学完,大半年的努力终获硕果,身心均是一阵轻松。某个课堂上,某段行走的路上,突然来一下心灵的触动,手上就自然地相应做出太极拳动作的某个招式,然后又是一阵沉默。现在想来,这样(类似)的事情,心里不由自觉的就是一笑,其中的意韵,却没有言语能够形容。虽然我现在还不能自然顺畅地打完一遍太极拳,但我自信已经粗略体会到这个过程中那份专注认真,还有那种轻松自在又阔达无所不包容的心态。学习太极拳的初衷已然达成了吧,却说不清楚个究竟,感觉身心犹如收到圣光的沐浴,慢慢净化中,变得单纯简单,轻松自由,顿时释然。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与不厌其烦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记住动作。在粗略的记忆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细细回想与进一步学习,观看太极拳视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一学期的短暂学习不仅简单的太极拳动作的学习,太极拳能让人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远离尘嚣,拥有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同时太极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学习太极拳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