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范文网 >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8篇

写好教案是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的,教案是我们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就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8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2、激发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发现、乐于表达的兴趣。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蓝和小黄》

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与小朋友们打招呼,播放课件《小蓝和小黄》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小蓝和小黄是好朋友,小绿是谁?从哪里来的?

3、播放课件第二部分(小蓝和小黄融合变成绿)

二、验证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

1、老师进行配色活动。

2、操作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3、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播放课件第三部分:蓝色和黄色融合变成绿)教师示范用记录卡记录。

4、绿色真漂亮,让你们想到什么东西是绿色的?

三、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

1、探索红和蓝会变出什么颜色?

(1)出示课件第四部分:小红出现

(2)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3)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4)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5)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五部分:红色和蓝色融合变成紫色)。

(6)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

2、探索红和黄会变出什么颜色?并记录。

(1)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2)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

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六部分:红色和黄色融合变成橙色)。橙色真漂亮,还有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

四、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播放课件第七部分。

五、到室外找颜色我们去找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

活动反思:

颜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我是用魔术师的形式导入课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详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2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天》》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天》!

设计意图: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2、知道春天是花开的季节,学习使用纸团贴花的方法技能。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制作一幅皱纹纸贴花。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示范图一张,ppt课件,黑卡纸、皱纹纸、固体胶、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吸引

二、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请幼儿欣赏音乐《春天》。提出问题,音乐里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播放视频《春天》请幼儿跟随教师跳舞

3、欣赏春天实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里有什么花?生活中还有哪些花? 引出皱纹纸粘贴花,请幼儿欣赏皱纹纸粘贴花图片

4、出示教师示范图,观察讨论,花是什么做成的,怎样用皱纹纸贴花?

5、感知材料,尝试体验

分发皱纹纸条,教师现场示范皱纹纸粘贴画(花)的过程,并请幼儿一起操作。教师请幼儿上台进行粘贴。

(1)构思画草图

(2)搓纸团

(3)涂胶粘贴

(4)美化作品

三、分发教具,巩固练习

幼儿自己尝试用皱纹纸粘贴花,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注意纸团的大小与色彩搭配,纸团排列的疏密与方向

教学反思: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因此特意开展此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

(1)请幼儿听音乐。欣赏音乐之前提出问题音乐里面有什么?是哪个季节?引出话题春天。

(2)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跳舞《春天》,引出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3)请幼儿欣赏花的实物图,提问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花,引出皱纹纸贴花。请幼儿欣赏皱纹纸贴花图片。

第二环节:

(1)出示教师示范图,请幼儿观察是什么做的?

(2)发放教具,人手皱纹纸条,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皱纹纸贴花。先画草图,然后搓纸团,涂上固体胶,进行粘贴的过程。(3)请部分幼儿上台粘贴,提醒幼儿注意皱纹纸粘贴的紧凑和方向,第三环节:

(1)分发人手一份的教具,再次示范皱纹纸粘贴花过程,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自己制作粘贴花。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粘贴时要一个挨着一个。

本次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能够学会用皱纹纸独立完成一幅画。但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问题如下:

(1)第一环节第三部分提问幼儿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花时,有幼儿回答雪花,教师没有及时纠正。欣赏皱纹纸贴花作品后没有提问,应该进行提问与总结: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2)第二环节第二部分先发教具——纸条的话,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教师示范的时候孩子虽然在一起操作,但是常规较乱。

(3)第三环节用绿卡纸示范时,教师用铅笔画的,后面的幼儿看不见。应该用勾线笔画草图。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肢体和语言不严谨。有一些口头语出现。应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天》这篇文章共3626字。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3

?小班美术教案《蝴蝶和花》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美术教案《蝴蝶和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表现花的基本特征,运用多种色彩作画。

2、在拼贴过程中,感受蝴蝶翅膀的对称。

3、初步感知构图,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蝴蝶,欣赏过各种美丽的花。

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在瓷砖墙上画出各种颜色、形状的花,颜料(稍稀释),排笔、棉棒,塑料图形片(用水沾湿),蝴蝶头饰,抹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蝴蝶宝宝和妈妈一起出去飞一飞、玩一玩吧!

放音乐,教师与戴蝴蝶头饰的幼儿共同舞蹈。

二、谈话活动,引发幼儿观察。

师:宝宝们,我们到花园里采花蜜吧!你看到花园里有什么样的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观察,并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花儿有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瓣,有的开放了,有的没开放,是包在一起的。

师:可是这个花园只有这么几朵花,不够我们来采花蜜,怎么办?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你想种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花瓣的花?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我们把花种在花园的什么地方?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花园里种出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

2、用塑料片片拼一拼,找出更多的蝴蝶朋友和我们一起玩。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提醒幼儿注意拼贴蝴蝶翅膀是对称的,注意画面中的蝴蝶和花的位置。

四、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师幼共同欣赏集体作品。

在音乐声中,师幼共同采花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集中幼儿进行评价时,我只强调活动结束后要把材料收回原样,表扬了能自己整理材料的幼儿。忽略了让幼儿讲一讲你是怎么分蝴蝶的?

可以提问幼儿:“红蝴蝶有大的,有小的,为什么都放在一起呢?”以此加强幼儿按颜色分类的意识。

此外,提出黄色标记和黄蝴蝶的颜色存在一定色差,还有一个疑问:颜色标记的摆放的方向是否要一致。

小班美术教案《蝴蝶和花》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431字。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表现家人的五官特征。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全家福实物照一张,幼儿人手全家福底板一张、水彩笔一支,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照片导入,说说什么是全家福?

看看这是什么?(引出全家福)

一家人拍的照片才叫全家福

2、和爸爸妈妈一起拍张全家福

你们都和爸爸妈妈拍过全家福吗?

今天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方法来和爸爸妈妈拍全家福,想不想试一试?

二、教师示范

1、边念儿歌边示范,画出宝宝

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拍全家福的。

宝宝先去找镜头,要记得给爸爸妈妈留位子哦,所以要坐在中间一点,脸蛋可别凑得太近,会挡住爸爸妈妈哦!不大不小正合适。

小脸蛋摆摆正,睁大眼睛看镜头,小嘴巴笑一笑,理理头发拍照啦!

宝宝找好镜头了,请上爸爸妈妈吧!

2、请上事先准备好的爸爸妈妈

咦?爸爸妈妈呢?原来他们还在整理衣服呢!我们快把他们请过来。

恩,坐坐好,笑一笑,准备拍照啦!茄子~

看,这张全家福真甜蜜真温馨。

三、幼儿操作(音乐)

陆老师的全家福拍好了,你们想不想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全家福?

那赶紧动手吧。记得把一家人都拍得美美的哦!

指导重点

1、照片的布局。

2、每个人的特色。

四、交流分享:说说讲讲我的全家福。

1、展示幼儿的作品

拍好全家福的朋友赶紧把照片送到老师这里来,我们要开摄影展咯!

2、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儿歌:“我爱我的家,一起拍照笑哈哈”进行点芝麻的游戏

3、可以请孩子们将全家福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每个孩子们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在平时与小伙伴和老师的相处中也会经常提到自己家里的家庭成员,例如:我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个新玩具,今天我爸爸送我上幼儿园,我的姥姥生病了我去看他等等。虽然家被每个孩子所熟知,但并非每个幼儿都能表现得爱家庭,爱家人,有些甚至于因为家人的溺爱而变得大小不分,诸如此类小孩确实出现了很多,所以活动中不仅让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还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孩子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5

在小班上学期,幼儿已经进行过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这一方法。本次活动“全家福”,结合主题,运用幼儿熟悉的家人为媒介,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活动采取闯关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的方式,使幼儿在玩中学,获得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2、学念《数数歌》,学习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全家福ppt2、幼儿用书第一页3、小兔、小猫、小老鼠、小鸭图片。苹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小兔分苹果,复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创设情景《小兔分苹果》,引出主题。

2、请个别幼儿上来帮小兔分苹果,大家帮他数数看分的对不对。

二、闯关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与相应的点数相对应。

1、 1、个别幼儿回答,请全体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验证。

2、 2、家里有几个人,就可以用几个点来表示。初步了解数量与点数的对应关系。

3、 3、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中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完成练习。

4、 4、对于程度较差的幼儿教师鼓励运用《数数歌》手口一致点数。

三、幼儿操作,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翻到幼儿用书《数学》第一页,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第一题。引导幼儿了解该练习的操作方法。

2、教师点评,运用《数数歌》进行校对,进一步加深对数量与点数对应关系的认识。

创设小兔分苹果的情景,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做做不倒翁过程中发现娃娃不倒的秘密。

2、在尝试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初步了解不倒翁的小常识。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节目,你们想不想看啊?

好,请小客人出来,演出开始了!

(小客人表演)小客人是怎样表演的呀?(摇来摇去)看看,推它倒下去,它有没有倒呀?噢,原来小客人是摇来摇去不倒的,好,我们跟小客人一起来表演,嗯,小朋友都能象小客人一样表演的,真不错!

2、你们看,小客人还带来了许多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是不是跟小客人一样也有不倒的本领呢?好,快到后面去玩一玩。(听着音乐自由玩)

3、好,请小朋友坐好,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娃娃是怎样表演的?是不是跟小客人一样也有不倒的本领?(幼儿回答后上去表演)

4、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的娃娃会象小客人一样摇来摇去不倒呢?而有的娃娃都会倒下去呢?(有橡皮泥)好,请小朋友再去仔细看看,是会倒的娃娃里有橡皮泥,还是不会倒的娃娃里面有橡皮泥?

5、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呀,原来真是这样,会倒的娃娃里面没有橡皮泥,而不会倒的娃娃身体里面有橡皮泥,那么看看,橡皮泥放在娃娃的什么地方?

对,橡皮泥一定要放在娃娃的身体下面,它才会有不倒的本领,嗯,小朋友的小眼睛真灵。

6、听,谁在哭啊?噢,原来是这些娃娃,它们也想有不倒的本领,谁愿意来帮助它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先想一想,橡皮泥应放在娃娃的什么地方?它才会有不倒的本领呢?好,那快去做吧!(幼儿操作,师指导)

7、请你们帮助的娃娃一起到前面来表演!

8、哟,小朋友做的娃娃都有不倒的本领了,小娃娃真高兴,它说谢谢你们!小客人也说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它还要请你们动脑筋想想,如果把橡皮泥换成了绒线、木珠、棉花等东西娃娃会不会仍有不倒的本领呢?

好,带着你的娃娃到外面去试试,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前我认为不倒翁应该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玩具,不倒翁真勇敢,我们也要学习不倒翁遇到困难继续站起来的精神。让我们和你的小伙伴介绍下你的不倒翁吧。

小百科:不倒翁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最早记载出现于唐代。形状像人而在造形和重量上制成一经触动就摇摆然后恢复直立状态。不倒翁也可比喻某些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有贬义。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新的变化,使幼儿体验创作的快乐,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2、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a.一瓶黄颜色的水。

b.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c.记录材料每人一份,小盘若干,瓶子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颜色。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今天,张老师当一次魔术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请仔细观察!

这瓶水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好,小朋友看清楚了,魔术开始!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

师:“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一,二,三 变成什么颜色拉?”(绿色)

2)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同时教师演示做记录。

告诉幼儿变色的小秘密:原来老师手里是一瓶清水,把盖拧下在里面涂上什么颜色大家看(黄),摇晃瓶子,水变成了黄色,然后再打开盖,在里面涂上蓝色,然后再摇晃瓶子,水变成了绿色。

请幼儿帮助教师在表格中作记录:黄+蓝=绿。(用颜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1)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玩玩变色的游戏?”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大家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2)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下试验,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

(1)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注意保持卫生。

(2)要在纸上做好记录。

3)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三、幼儿说说颜色的变化

1) 个别幼儿展示。

2) 师幼小结。

四、打扮美丽瓶宝宝 。(废物利用)

老师想用一些漂亮的瓶宝宝来装饰我们的教室,那下面请小朋友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瓶宝宝,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集体分享。

五、活动结束

把漂亮的瓶宝宝带到班里装饰教室!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另一中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活动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感想及工作计划8篇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8篇

幼儿园蒙氏教研总结与反思6篇

幼儿园月工作计划反思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与反思5篇

幼儿园六一活动总结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模板6篇

幼儿园期中工作总结与反思6篇

有借有还教案及反思通用7篇

教师及幼儿的自我评价参考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984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